
基于综合评估,正在精仿360网址导航源码✅项目合作 二开均可 TG:saolei44✅方面,值得关注。
自1994年首批艺术家入住京郊宋庄,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版图上逐渐孕育出一个涵盖绘画、雕塑、陶瓷等多艺术门类的艺术家生态群落。如今,这里聚集了7000余名创作者,发展成一个规模庞大的艺术家聚集地。 2017年,宋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以下简称“新联会”)成立,标志着这一群体从“散兵游勇”走向“组织化赋能”,从职称评定破冰、红色教育基地采风、艺术展览矩阵构建到创作与产业的双向突破,新联会以“艺术服务社会”为宗旨,推动宋庄向“艺术创新高地”转型。 从“散兵游勇”到“组织化赋能” “宋庄艺术家思想价值多元,发展势头强劲。”元亨利创始人、宋庄新联会会长杨波介绍,但是,因自由职业身份,大多数艺术家没有固定工作单位,面临职称评定、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问题,“这曾是宋庄艺术家的普遍困境。” 2016年,北京市委统战部来到宋庄调研。2017年8月,宋庄艺术区党委成立。同年9月,新联会成立,并获批中央统战部首批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新联会设立书法、陶瓷等八个专委会,将分散的艺术力量纳入系统化服务体系。杨波说:“要把服务送到艺术家心坎儿上。” 新联会工作的突破始于职称评定。2018年北京两会期间,宋庄新联会会长和监事长通过政协提案提出“体制外”文化艺术人才职称资格考评的建议,得到市委统战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高度重视。2019年,北京市扩大自由职业人才职称评价试点范围,确定新联会可作为美术领域职称评定人选推荐单位。如今,新联会已有40余位艺术家获评职称,推动艺术家创作灵感与社会价值的双重释放。 此外,新联会切实解决艺术家共性需求。为解决子女入学难题,新联会走访艺术家及有关机构企业200余家,为近300名适龄儿童打通入学路径;每年春节走访贫困艺术家、发放生活物资,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拍卖等活动。 在创作与产业端,新联会组织艺术家赴红旗渠、西柏坡等革命老区采风;与景德镇、横店新联会开展三地联动,促成陶瓷、绘画与当代艺术的跨界融合;积极融入宋庄艺术创意小镇发展大局,号召艺术家参与社区建设……杨波说:“只有从分散走向组织,从自我表达走向社会参与,艺术群落方能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引擎。” 艺术家与新联会的双向奔赴 2004年,钞子伟、钞子艺两兄弟在北京成立钞氏兄弟艺术工作室,辗转多处后来到宋庄。2024年5月,钞氏兄弟受邀加入新联会,同年发起成立宋庄陶瓷协会和宋庄雕塑协会。 “艺术家大多独自创作。”钞子艺说,在协会成立前,宋庄雕塑、陶瓷艺术家处于非常松散的状态,“通过新联会,大家交流顺畅,建立起信任,也愿意参与各类活动。” 在新联会支持下,钞氏兄弟推进多项艺术实践。一方面,筹备陶瓷、雕塑协会会员展,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构建连接国内外陶瓷艺术家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发起成立文创部门,开发艺术衍生品。同时,积极响应北京市“以公共艺术扮靓城市副中心”号召,参与策划户外美术馆计划,推动雕塑作品融入城市公共空间。 2024年宋庄第十四届艺术节策划中国当代陶瓷名家邀请展暨首届陶瓷协会会员展,令钞氏兄弟印象深刻。开展后每天都有大量观众慕名而来,其间不仅有重量级艺术家为展览站台,还吸引各地机构专程到访、谈合作。钞子伟坚信,依托新联会的平台支撑与政府部门的协同助力,持续举办展览、加大会员艺术家的对外宣传力度,宋庄陶瓷艺术生态将迎来更具活力的蜕变。 传统画家梁建平自新联会成立之初便被推为副会长,他说,新联会的成立让他看到了整合艺术资源的可能。 “新联会不仅凝聚不同艺术门类创作者,更为自由职业画家搭建了与政府沟通的渠道,让散落的艺术家真正找到了组织。”梁建平表示,他将持续参与推动正能量创作,“以艺术认知为社会提供有益的精神产品”。 直播影响宋庄艺术新生态 2024年,文化网络直播协会成为新联会又一专业委员会。协会理事长、惜客文化创意基地负责人黄志宏透露,基地头部直播间单场直播触达观众超10万人次,相当于传统画展一个月的观展量。 “八成以上新联会艺术家通过直播间直面藏家需求。”黄志宏展示运营数据,当前单场2至3小时直播销售额可达5万至10万元。这种“供需直连”在2023年行业流量下滑时尤为关键——当时,新联会紧急组织艺术家与直播机构对接,破解资源错配困局。黄志宏说,双方在新联会的牵线搭桥下实现共赢。 黄志宏介绍,直播协会当前正联动各省美协,计划构建跨地域的艺术直播枢纽,推动宋庄艺术IP向外辐射,进一步强化新联会的平台价值。 如今,宋庄新联会队伍从首届65人扩展至308人。杨波说:“随着新联会持续深耕艺术文化领域,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未来必将迸发出更为强劲的生命力。”(王丽丽)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祎】
中新网杭州9月27日电(张煜欢)在数字时代,如何帮助广大女性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历史性变革,把握新发展机遇,充分释放创造活力,实现更深层次的自我发展与价值提升,已成为新时代妇女工作必须回答好的重要课题。 27日,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期间,“数字贸易与女性发展”科企面对面活动举办,活动旨在共同探索数字技术助力女性创业创新,以妇女儿童共享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发展机遇的深入合作交流迎接全球妇女峰会召开。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球数字赋能妇女发展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徐晓兰在致辞中提出,要支持女科学家、女企业家、女社会工作者在技术攻关、资源整合、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更多女性在数字时代绽放光芒、实现梦想、贡献力量。 数字技术如何加速女性发展?现场,四位来自科研、企业、平台与国际实践的杰出女性代表,以鲜活的案例和深刻的洞察,共同解码数字时代女性赋能的现实路径,展现“她力量”在数字浪潮中的独特价值。 浙江省女科协副会长、国家海洋二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韩喜球以自身深耕深海科研的经历,阐释女性如何以科学精神突破认知边界,用数字破解深海奥秘。她提出,深海探索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数字赋能和“较真”的力量。 在浙江省女企业家协会会长、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看来,女性特有的洞察力、韧性和协同力,正成为企业拥抱数字变革的“超能力”,她呼吁女性企业家主动学习、跨界融合、赋能团队,在“数字丝路”上从“参与”走向“引领”。 阿里巴巴合伙人闻佳则从平台视角,分享了数字技术如何构建普惠包容的发展环境。互联网催生了大量适合女性的新职业,数字技术正在弥合性别与发展鸿沟;具身智能将把女性从传统家务分工中解放出来,使其在社会创造中释放更大价值。 马来西亚企业家Sasibai Kimis分享了发展中国家女性通过数字贸易融入全球市场的实践,数字技术不仅是商业工具,更是赋予女性尊严、连接全球资源的桥梁。主题对话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主题对话环节,嘉宾分别聚焦教育培训、人工智能与家庭服务、数字电商、数字+妇女组织四大领域,分享如何用数字技术为女性赋能。 妇联组织如何开启数智蝶变?活动上,浙江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红梅,重庆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彭烨,福建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前斌分享了妇联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交流了如何通过数字赋能妇女组织,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现场,活动重要成果《全球数字赋能女性发展杭州宣言》正式发布。宣言倡议共建数字赋能女性发展交流合作机制,共促女性数字能力提升机制,共推数字时代女性创业创新机制,共筑性别友好型数字治理机制。 此外,“全球数字赋能妇女发展交流合作中心”十省市妇联试点也正式启动,浙江、北京、内蒙古、上海、福建、湖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十省市妇联共同启动试点工作站,探索打造创新性、引领性的数字赋能妇联和妇女先行样板,让数字文明的光芒闪耀每一位妇女儿童、惠及每一个家庭、照亮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完)--> 【编辑:刘欢】